日前据《北京日报》报道显示,2021年上半年北京共享单车行业“考核成绩单”正式出炉。其中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共享单车日均骑行量201.85万人次,同比增长54.26%,中心城区车辆投放总规模控制在80万辆以内,各郊区运营车辆约12.8万辆。同时为顺应行业发展趋势,各区逐步退出公共自行车运营或转为市场化运营。
在运营监管方面,北京市共享单车企业包括美团、哈啰、青桔,目前均已签署《北京市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企业车辆投放及运营服务承诺书》,并按规定将运营车辆信息接入北京市共享自行车监管与服务平台。在该报道中显示,“2021年上半年,共享单车投放布局进一步优化,运维调度力量显著增强,车辆淤积和分布不平衡等现象有明显改善,车辆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另外对于共享电单车,根据相关法规,北京市交委会早已在去年明确北京市“不发展电动自行车租赁”的基本原则。并且在去年12月约谈多家在京运营的共享电单车企业,提出了限期整改要求,其中包括考拉出行、筋斗云出行、小遛共享、芒果电单车、蜜蜂出行等企业。截至今年6月底,其对于拒不整改的共享电单车企业累计实施行政处罚9次,涉及8个品牌。
其中,针对北京蜜步科技有限公司无故缺席约谈、拒绝配合调查、拒不缴纳罚款的情况,北京市交通委对其开展了入户调查,实施顶格处罚并追缴滞纳金,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并且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依据法规做出吊销其营业执照的处罚决定。
事实上,目前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明确表示不发展共享电单车,并且杭州、天津等城市中的共享电单车也已经开始清退。此外,日前四川天府新区眉山管理委员会公布的相关管理办法中也显示,拟投放的共享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全部技术要求,并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为共享电动自行车上牌办证。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