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2月欧盟27国代表批准《人工智能法案》(AI Act)最终文本后,当地时间3月13日,欧洲议会已以523票赞成、46票反对、49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支持,通过了这一法案。据悉,这也标志着欧盟方面已扫清了立法监管人工智能的最后障碍。
公开资料显示,《人工智能法案》于2021年由欧盟委员会提出,最初侧重于限制面部识别等技术的用途。但随着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发展,更新后的草案引入了旨在监管通用人工智能(AGI)和GPT等基础模型的一系列新措施。
据悉,《人工智能法案》采取了分级管理的思路,将人工智能系统分为低风险、高风险、不可接受风险等不同等级,并按照风险级别制定相应规定。例如不可接受风险等级人工智能系统将被直接禁止,包括使用涉及政治、宗教、哲学信仰、性取向、种族等敏感特征的生物特征分类系统;使用网络或视频监控进行无目标的人脸信息收集以创建人脸识别数据库;操纵人类行为和绕开人类自由意志的人工智能系统等。
同时《人工智能法案》还制定了一系列条款,以应对支持生成式人工智能工具和聊天机器人所带来的风险,其中包括要求开发者对用于训练模型的材料保持透明,并遵守欧盟《版权法》。
对此欧洲议会方面表示,《人工智能法案》旨在保护基本权利、民主、法治和环境可持续性等方面免受“高风险人工智能”的影响,同时促进创新,以将欧洲“打造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领导者”。欧盟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雷顿也表示,“《人工智能法案》获得了压倒性支持,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面、有约束力的可信赖AI框架,欧洲现在是值得信赖的AI标准制定者”。
目前,《人工智能法案》仍需接受律师和语言学家的最终审查,待进行完所有审批程序,并在欧盟公报20天后,该法案将正式生效,并将在生效后的24个月后全面适用,其中部分条款将分阶段实施。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