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进入测试环节,首先,让我们用最基础的CPU-Z和GPU-Z为平台“验明正身”:
需要说明的是,我们使用的是开放式的测试平台,散热器为CPU原包装中附带的公版散热器,系统Win 10 1903五月更新版,在室温约24度的室内,启用AMD驱动中自带的电源管理策略后,CPU空载频率在3.800GHz到4.225GHz之间来回变动。
此时,使用CPU-Z自带的简易性能测试程序,可以看到Ryzen 9 3900X的单核性能已经超越了Intel和AMD两家上一代的HEDT超旗舰,12核心的多核性能甚至也没有落后对手们18核、16核太多。
分别用CINEBENCH R15与R20测试CPU的多核性能,可以看出这一代大幅提升的单核性能带来的神奇效果:12核的Ryzen 9 3900X性能已经达到了两代前8核Ryzen 7 1700X的两倍,甚至小胜16核的1950X“线程撕裂者”。特别是综合比对3900X、1950X与1700X的得分,我们似乎还能得出另外一个结论:全新的CCD核间互联的效率,相比此前线程撕裂者时代使用的CCX更有着长足的进步。
曾经使用过前两代Ryzen平台作为重负载工作用机的朋友可能都还记得,在前两代的Ryzen桌面平台上,内存频率和内存延迟一直是个挺大的槽点。特别是考虑到多核心平台原本就常被用于进行多媒体编辑一类的工作,可此类应用往往又对内存性能十分敏感……因此说内存控制器的表现拖累了前两代Ryzen的实际性能发挥,一点也不为过。
那么,全新的第三代Ryzen桌面平台在这一点上表现如何呢?为了“考验”Ryzen 9 3900X的内存控制器,我们使用了当前人气很高的芝奇3600“皇家戟”套装,看全新的Ryzen是否能够令它稳定运作。
可以看到,Ryzen 9 3900X完美地兼容了等效频率高达3600MHz的这套奢华内存,不仅如此,它的内存延迟相比上一代Ryzen 7 2700X(73.1ns)和上上一代Ryzen 7 1800X(83.5ns)更是分别降低了7.9%和23.3%之多,这样连续三代的进步,足可见AMD确实是有正视问题,而且拿出了大量的资源来努力解决它。
那么,在内存的性能瓶颈得到突破之后,全新一代Ryzen的浮点性能又得到了怎样的助益呢?使用AIDA64的FPU测试,我们可以计算出,排除多核心的因素之后,Ryzen 9 3900X的Sinjulia浮点测试性能相比Ryzen 7 2700X上升了4%,光线追踪性则大涨了89%……很显然,对于那些希望用更实惠的价钱组建图形工作站或高性能游戏平台的用户来说,新一代的Ryzen 9将会是他们的一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