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手机不应只有唯一解,vivo S6证明了这点

2020-04-19 · 评测 · 原创 · 桜小路 ルナ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厚重的机身、巨大的屏幕、复杂的散热设计、超大的电池,和高充电功率成为了5G手机的典型特征。尽管我们理解这些设计本身也是为了更高的性能、更长的续航,以及更好的网络信号,而不得不做的妥协,但从消费者角度来说,“半斤机”的集体出现,客观上确实还是令一部分人对新技术打了退堂鼓的。

08.JPG

正因如此,当我们拿到vivo S6时,首先感受到的就是令人惊喜的小巧机身,以及当前5G手机中难得的轻薄体型。

02.JPG

6.44英寸屏幕、仅有74.4mm宽、8.78mm厚和181g的整机尺寸和重量,将vivo S6拿在手中时,我们甚至第一反应是它是不是轻得过头了。然后才意识到,其实这就是5G时代之前,智能手机产品该有的正常体型,只不过由于我们到目前为止接触过的重量级选手实在太多,反而因此忘记了“普通”的感觉。

06.JPG

从技术上来讲,要把5G手机做到轻、薄、窄,当然不容易。但vivo的设计师显然明白,技术上的事情理应自己解决,而对于用户来说,他们只需享受产品最终的轻盈美感就好。为此,vivo不仅仅成功的在S6上为5G手机“瘦身”,还为它提供了包括“多瑙河”、“爵士黑”,以及现在大家看到的“天鹅湖”三种不同的设计风格。


请注意,我们说的是“三种设计风格”而不是“三种配色”。这是因为,vivo S6真的在不同外观的版本上使用了截然不同的工艺。

03.JPG

比如我们手上的这台“天鹅湖”版本,大家可以看到它采用了边缘曲率相当大的弧面机背,同时在机身上兼具珠光与渐变的色彩设计,营造出类似湖面波光粼粼的视觉效果。而为了做到这一点,它不仅采用了让色彩膜和机背更充分融合的注塑贴膜工艺,还专门在彩膜上使用了纹理磨砂处理。也就是说,在机背之下的那层色彩层上通过磨砂,赋予了现在大家看到的温润和珠光感。

13.jpg

vivo S6多瑙河版(图片来自官方)


而在另外一个版本“多瑙河”上,可以看到它拥有更明显的银-蓝-紫渐变机身效果。而支撑这种效果的,则是更薄(比天鹅湖版本薄0.1mm)的机身后盖,以及银色和蓝紫色的双层镀膜与打磨退镀处理。

04.JPG

灵感源自黑胶唱盘的四摄造型


有的朋友可能要说,不就是个手机,为了外观弄这么复杂,值得吗?这就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了。毕竟有的人可能确实只在乎性能与速度,至于机身会不会重得很砖头一样也无所谓。但也有的人,要的就是手机造型上的精致与个性化,对于跑分和技术反而不那么在意。因此像vivo S6这样,选择在机身美感上投入更多技术和精力,当然也是智能手机技术进步一个合理方向。

07.JPG

况且尽管轻薄小巧,但vivo S6还在机身上实现了许多旗舰产品都没能做到的一项实用设计。没错,它有3.5mm耳机孔!看到这里。是不是感觉这台5G“小手机”其实也内藏玄机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