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最初的5G手机诞生以来,“如何让5G手机更轻薄”就成为了许多厂商关注的技术难点。在早期的5G手机里,部分厂商为了达到机身轻薄的结果,不惜以性能作为代价;而到了近两年,一些配置虽高、但为了减重在散热上做出妥协的产品,也受到了不少用户的诟病。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实现性能、轻薄、散热,以及续航的均衡呢?在我们看来,vivo S10 Pro其实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一方面,vivo为S10 Pro配备了2021年的天玑1100旗舰级芯片,以6nm成熟制程和A78大核确保了本身不俗的性能与优秀的功耗控制。而另一方面,在机身内部vivo的工程师也对大量的零部件进行了轻薄化的定制处理。
比如说在机身正面的边框内,S10 Pro就采用了仅有0.5mm厚的红外传感器。在机身背部的主摄处,通过极致堆叠设计,将摄像头的面积增加了33%,但厚度则维持不变。
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仅有0.03mm的均热板PET设计,工程师在S10 Pro紧凑的机身里还实现了由导热凝胶、大尺寸均热板、石墨散热膜、氮化硼均热膜和铝合金中框共同构成的五重零感散热结构,成功兼顾了超薄机身与强力散热。
在这样的极致设计和工艺水平助力下,拥有前置4400万像素柔光双摄、后置1亿像素超清三摄、内置天玑1100旗舰芯片,以及4050mAh电池的S10 Pro,则实现了7.43mm(我们手头的绮光焕彩版本),甚至是7.29mm(萤石黑以及青柠配色版本)的惊人超薄机身。配合其6.44英寸的中等尺寸屏幕,可以说是“盈盈一握”,单手操作也毫无困难。
更有意思的是,S10系列此次的技术含量还不只体现在内部精密的堆叠设计上。事实上就在机身表面,设计师也为S10系列留下了一个显眼的“彩蛋”。
以我们手头这台绮光焕彩版本的S10 Pro为例,在室内的弱光环境下,其机身背部看起来会呈现为带有磨砂效果的冰蓝色,略微转动机身,就能观察到粉橙色与冰蓝色之间的渐变过渡效果。
但将其放到室外的强光下照射后,几秒钟之内S10 Pro机背的主色调就会从淡淡的冰蓝色转变为深邃的克莱因蓝,同时渐变色的效果也会更加明显,呈现出从深蓝到橙红色之间的过渡。
这是如何实现的?其实这得益于此次S10系列“绮光焕彩”版本机背部分加入的一种特殊材料——光致变色有机物。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分子开关材料,它此前被广泛运用在高分辨率显微镜光存储器件、生物靶向剂等领域。如今,vivo将它带到了S10系列的外观设计上,并实现了无需消耗电能、有光照即变色、光照越强显色越快,且具备极高使用寿命的“变色机身”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