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Redmi K系列,再一次“全系升杯”】】】
2021年2月底,在Redmi方面发布K40系列时曾喊出了“全系升杯”的口号。而其所指的,则是当时K40系列在性能等级、屏幕素质、影像设计、游戏配置等方面,相比前代机型都进行了极大的提升。
这种全方位的配置升级,也使得Redmi K40系列机型在与同期其他竞品的比较中,有着十分明显的竞争力优势。并且从市场表现来看,在全方位升级后、产品定位也相应提升的Redmi K40系列,也得到了大量消费者的追捧。而这也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大家在意的其实并不是绝对价格,而是相对更“值”的性价比表现。
很显然,K40系列所取得的成绩为Redmi带来了很大的激励。因此当2022年Redmi K50系列到来时,我们也毫不意外地看到了“熟悉的味道”。没错,再一次大幅提升的性能、再一次全面升级的显示效果,再加上持续改善的影像能力,这些都意味着Redmi要将K50系列继续打造成新一年旗舰级“焊门员”的决心。
而我们三易生活今天的测试对象,则是Redmi K50系列的“基础款”、同时可能也是关注度最高的型号——Redmi K50。
【【【外观:2K高素质直屏,重新树立同级标杆】】】
在Redmi K50的包装盒上,其实就已经能够看到它此次的一大突出卖点了,那就是其所配备的这块6.67英寸2K分辨率直屏。
从参数指标上来看,K50系列机型的屏幕全部都使用了来自三星的柔性AMOLED材质,并具备3200*1440分辨率和最高120Hz的刷新率。同时高达1200nit的峰值亮度,也意味着即便是在大太阳下,也能有着通透清晰的观感。
在此基础上,K50这块屏幕还进行了出厂校准,具备JNCD≈0.36、Delta E≈0.45的“原色屏”表现。并且独立的环境色温传感器,也使得其具备了根据环境色温自动调节显示效果的功能。再加上高达1.6万级的自动亮度,以及DC调光功能,都令K50的这块2K屏在色彩方面具备了更硬的底气。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此一块高分辨率、高素质的屏幕,在实际使用中会带来怎样的好处呢?
1080P(左)与2K(右)显示同等大小图标时的像素对比
首先,我们找来了一台与K50屏幕尺寸完全相同、但分辨率仅1080P级别的机型。使用60倍放大的显微镜对同一图标进行放大观察后可以看到,在同样大小、同样形状的图标中,2K屏点亮的像素数量比1080P屏幕至少多了20%。换而言之,也就是显示“精细度”有着一个直观的提升,看起来就会更为细腻、清晰一些。
其次为了能更好地发挥出这块屏幕的色彩和亮度优势,Redmi K50此次还内置了“AI HDR”功能,可自动针对视频播放场景进行额外的增强处理。换而言之,即便是非HDR的在线视频内容,在Redmi K50这块高素质2K屏上也能呈现出更好的显示效果。
当然,除了高分辨率、高亮度和更准确色彩外,作为一款面向主流市场的高性能机型,Redmi K50还使用了大家喜闻乐见的直屏设计。再加上源自同品牌游戏手机的超分辨率触控技术,理论上能将屏幕的触控精度提升(32000*14400)多达100倍,而这很显然是考虑到了游戏玩家的需求。
【【【外观:熟悉的家族式设计,配备大容量电池也并不厚重】】】
相比于屏幕素质上的大幅升级,Redmi K50此次在机身质感、外观细节的其他方面,则大多选择了延续一向受到好评的设计元素。
比如在K50的机身顶部和底部,可以看到显眼的扬声器出音孔,显示其依然配备了立体声双扬声器。且扬声器位置为对角线放置,理论上不会在横屏握持时被遮挡。
又比如说同样是在机身顶部,K50也保留了备受用户好评的红外发射口设计,这使得它无需网络连接就能直接遥控大量的传统电器。对于经常出差,或是家中并无智能家居设备的用户来说,显然是相当实用的一项配置。
除此之外,K50此次还提供了包括“墨羽”、“银迹”、“幻镜”和“幽芒”在内的四种配色。并且很有意思的是,四种配色的风格几乎是完全不同的。
正如大家所见,它们有的特别高调华丽、有的需要仔细观察才能发现隐藏在机背的精致纹理,还有的(比如我们手头这台)则偏向素雅,足以满足各种不同需求的消费者。
不过无论是哪一个配色版本的K50,它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优势,那就是在集成了5500mAh大容量单电芯电池、大面积不锈钢VC均热板的前提下,将机身的厚度与重量控制在了仅8.48mm和201g的水准。
这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智能手机内置的电池容量普遍越来越大、散热设计也越来越堆料,再加上消费者对于大尺寸屏幕的追求,导致许多5000mAh、甚至是4500mAh电池的机型,重量都轻易突破了半斤(250g)的水准,活脱脱成为了“健身工具”。
相比之下,Redmi能够在大幅升级K50的电池容量的情况下,将机身重量控制在堪堪200g,其实已经殊为不易了。
【【【性能:首发天玑8100,架构与性能有惊喜】】】
为什么Redmi K50此次能够在配备了大容量电池的情况下,依旧维持机身相对轻薄的设计?一方面,堆叠技术的提升当然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但另一方面,显然也不得不提到其此次首发的联发科全新次旗舰5G SoC天玑8100。
正如大家所见,天玑8100采用了台积电的5nm制程,同时配备了主频高达2.85GHz的四颗Cortex-A78大核,以及主频为2GHz的四颗Cortex-A55小核。而在GPU方案上,则采用了ARM最新的Mali-G610MC6设计。除此之外,根据此前官方公布的信息显示,在ISP、NPU、DPU等周边单元上,天玑8100则延续了天玑9000的联发科最新自研架构。
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没错,天玑8100的GPU使用了ARM最新一代的架构方案,但CPU却选择了上代架构,同时也没有使用“超大核”,而是维持了“四大四小”的设计。
老实说,这可能正是天玑8100作为2022年的次旗舰SoC,设计得最为巧妙的地方。一方面,Mali-G610与前代的Mali-G78相比,每一个计算单元里的ALU数量都翻了一番,这就意味着MC6的配置,实际ALU已经相当于前代的Mali-G78MC12了,完全足够保障更高的游戏性能。
另一方面,不使用ARM v9新指令集,就意味着天玑8100的大核与小核都能100%兼容老旧的32位APP,从而避免了新架构必须64位APP才能充分发挥能效比、遇到32位APP反而更耗电的问题。同时,不使用超大核也意味着在游戏之类重负载场景下,四颗大核能同时跑到高频,而不容易出现超大核“掉线”,实际上只剩下三颗大核可用的尴尬。
说了这么多,接下来就直接进入跑分环节。首先,是考察CPU性能的GeekBench。在这一测试结果中可以看到,天玑8100的单核成绩与Exyons 2100基本一致,但在多核测试中3630分的成绩,则基本相当于骁龙888全力发挥的水准。
不过在3DMARK中,Mali-G610 MC6的表现就很有意思了。其中在负载相对轻的Wild Life场景可以看到,其实得分并不算很高,基本相当于骁龙865的平均水准。但如果进一步提高负载,那么天玑8100的表现反而会变得好很多。在4K分辨率的Wild Life Extreme测试中,得分区间已经远超骁龙865,甚至领先了部分骁龙888机型。
出现这种现象最可能的解释,就是天玑8100或许并非是一个追求绝对高性能的设计,相反它可能更重视高负载场景下的持续“满血输出”。所以当其他旗舰SoC因为过热、节流导致性能受限时,它在高负载状态下的相对优势反而就会显得更大一些。
最终在安兔兔评测的综合测试中,我们手头这台Redmi K50的12+256GB版得到了接近82万分的成绩。这个成绩基本介于骁龙870与骁龙888之间,所以称其有着符合“次旗舰”水准的表现,显然是一点问题也没有的。
【【【游戏实测:《原神》轻松满帧,功耗与发热都很低】】】
看完了理论性能表现,接下来让我们就进入大家期待的游戏实测环节吧。
为了充分了解天玑8100在Redmi K50上的实际游戏性能,我们此次使用了四款游戏进行测试。它们分别是典型的轻负载竞技手游《王者荣耀》、高画质竞速游戏《狂野飙车9》、对高帧率优化出色的《王牌战士》,以及大家熟悉的“硬件杀手”《原神》。
在测试过程中,我们保持系统内置的所有图形设置在默认位置,仅开启“性能模式”以考察天玑8100在全力输出时的稳定性。同时,所有游戏均手动设置到最高画质及帧率档位。
首先是《王者荣耀》,Redmi K50很轻松地跑到了120帧的流畅度,同时可以看到此时软件记录到的功耗基本在4W-6W间波动。而测温设备则显示,此时机身表面的温度仅有35摄氏度上下。
其次,是以画面特效作为卖点的《狂野飙车》。或许是因为这款游戏不支持120帧,所以虽然画面十分华丽,但其实在Redmi K50上的帧率稳定性,反而要比《王者荣耀》更好一些。而且整个测试期间的功耗也都更低,大约只有2W-4W的水平。
接下来,是支持局内高帧的《王牌战士》。可以看到,Redmi K50已经适配了这款游戏的120帧模式,除死亡回放时的自动降帧,以及局外的菜单界面外,其他时候完全可以稳定在120帧。并且在运行这款游戏时,功耗也才不过2.5W到5W之间,表现可谓是非常出色。
最后,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原神》了。不得不说,《原神》果然是目前最吃性能的手游,即便是天玑8100到了《原神》里也无法再维持大核的“满血”状态,同时功耗也来到了最高接近7.5W的水准.
但即便是在这样的状况下,Redmi K50在长达半小时的最高画质《原神》测试中,还是成功维持住了接近60帧的表现。考虑到这款机型的售价和定位,这样的表现无疑就非常令人惊喜了。
【【【影像体验:像素看似不高,但实际效果却相当好】】】
最后,让我们来聊聊Redmi K50此次的影像表现。
从基础的硬件规格来看,K50的后摄模组乍看之下似乎并不起眼。4800万像素的光学防抖主摄、800万像素的超广角副摄,再加上200万像素的独立微距相机,组成了K50此次的后置三摄模组。
然而实际用下来就会发现,K50这次的影像表现,远比规格表上看起来的要强大得多。
样张:巷子 ISO109 f1.79 0.01s
为什么我们会这么说?首先,其此次的对焦和成像处理速度都非常快。比如在上面的这张样张里,被摄的人其实是处于始终在走动的状态,但K50非常轻松地抓住了一瞬间的画面,并且人物的边缘也十分锐利,几乎看不出“运动抓拍”的痕迹。
样张:盲盒娃娃 ISO271 f1.79 0.01s
其次,原本我们以为K50会像大多数像素不高的中端机型那样,选择较为浓艳的色彩风格,以讨好主流消费者的眼球。但从实际的成像效果来看,它此次的色彩却选择了相对更偏真实、还原的风格,而这无疑是很难得的。
样张:花朵 ISO60 f1.79 0.01s
样张:花朵(微距) ISO50 f2.4 0.007s
更不要说,K50那枚看似只有200万像素的独立微距相机,这次的表现也意外地清晰,并具备与主摄相匹配的白平衡。讲真,这确实挺另我们惊喜,毕竟这就意味着它并非“凑数”,而是具备了一定的可玩性。
样张:灯 ISO320 f1.79 0.03s
样张:花瓶 ISO1748 f1.79 0.04s
样张:店面 ISO1275 f1.79 0.03s
至于夜间场景下,K50的成像同样也体现了偏淡雅、还原的风格,并不会刻意地将画面中的暗处全部提亮,也不会将灯光渲染得特别“明艳”。可能有的朋友会认为这样的做法显得不够“科技”,但在我们看来,它能够更准确地传达当时的环境氛围、同时噪点抑制得也不错,这其实就很有水平了。
【【【总结:重新定义“国民旗舰”,再次拉高行业门槛】】】
总的来说,作为Redmi K50系列目前的“基本款”,Redmi K50所带来的体验显然是相当不错的。
一方面,首发的次旗舰主控天玑8100带来了显著的性能与能效进步。尤其是在各种重负载和高帧率游戏中都能应付自如的表现,相信能打动不少的玩家朋友。
另一方面,该品牌首次配备、各方面素质都达到了旗舰水准的2K直屏,以及看似不起眼、但效果却相当令人满意的后摄模组,也能够令追求影音享受的消费者可以在K50上得到越级的体验。
当然,在这个基础上,5500mAh的大容量电池、依然全系标配的红外和NFC模组,以及升级到67W的快充方案,更是令Redmi K50的实用价值得到了很好的延续,甚至还有不小的升级。
那么这意味着什么呢?简单来说,对于Redmi而言,K50的出现代表着Redmi K系列市场竞争力的再一次成功延续,很显然“大卖”已然是不可避免的了。但对于行业中的其他竞争对手来说,Redmi K50的横空出世,以及其此次对2K屏、光学防抖、快充、大容量电池的积极采用,实际上也相当于大幅提高了同级机型的配置“门槛”,并顺带将未能“达标”的竞品目标价位区间,又往下打了一截。
很显然,这相当有Redmi的风范,而且值得所有的消费者(哪怕是非Redmi手机用户)感谢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