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小米vs三台诺基亚,跨越10年的“大底影像”比拼

2022-07-20 · 评测 · 原创 · 桜小路 ルナ

选定了四台参测机型后,接下来就直接进入实拍样张对比的环节。

image011.jpg

小米12S Ultra 徕卡经典 ISO50 f1.9 0.001s

image013.jpg

诺基亚808 ISO64 f2.4 0.005s

image015.jpg

诺基亚909 ISO100 f2.2 0.002s

image017.jpg

诺基亚9 ISO100 f1.8 0.0025s

 

首先,是第一组样张。在这个场景中,环境光照的强度非常充足,因此参测的四台大底机型都有着很不错的噪点控制水平。事实上在这个场景下,它们中任意一款机型的画质,几乎都可以“吊打”当下绝大多数中低端、甚至是新款中端机型。

image019.jpg

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是小米12S Ultra、诺基亚808、诺基亚909和诺基亚9

 

但当放大细节后就会发现,这四款机型在细节的保留上其实还是有不小的差别。其中,小米12S Ultra的表现最好,其次是默认开启“多像素合一”塞班老机型诺基亚808,接下来是默认全像素输出的WM旗舰诺基亚909,而细节表现最差的,反而是理论上“等效CMOS尺寸”最大的诺基亚9。

image021.jpg

不过,诺基亚9也并非一无是处。由于它的成像原理与其他三款机型都不一样,因此可以看到在这组样张中,它在远景高光部分的宽容度反而又是最好的,甚至压制得比小米12S Ultra还要厉害,但解析力方面还是输了不少。

 

而在色彩表现上,除了诺基亚9因为“全程多摄合成”机制的存在,导致实际上高光压得过了头,颜色已经脱离了肉眼所见的范围,反而比较失真外,小米12S Ultra的“徕卡经典”模式,以及诺基亚808和909这三款机型的基本影调都相当一致、且比较还原。从这一点也不难发现,对于智能手机来说,拍照做得差的机型可以有各种稀奇古怪的差法,但做得好的表现则往往会趋同。

image023.jpg

小米12S Ultra 徕卡生动 ISO50 f1.9 0.001s

 

当然,要说不喜欢这种“还原”的风格,就更偏向艳丽、讨好眼球的色彩。没问题,小米12S Ultra的“徕卡生动”模式就能够满足这个需求。

image025.jpg

小米12S Ultra 徕卡经典 ISO50 f1.9 0.00001

image027.jpg

诺基亚808 ISO64 f2.4 0.001s

image029.jpg

诺基亚909 ISO100 f2.2 0.0001s

image031.jpg

诺基亚9 ISO100 f1.8 0.00025s

 

既然第一组样张中我们谈到了高光压制和宽容度的问题,那么第二组样张对比就直接选取了极端的超大逆光环境。

 

有趣的是,在这一组样张中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到手机影像技术的进化。最早期的诺基亚808在拍摄时采用了最长的快门时间,但最终的成像宽容度却是最差的;最新的小米12S Ultra曝光时间是四款机型里最短的,但该亮的地方亮、该暗的地方细节也没有丢失,甚至在暗处的纹理表现上还略微压制了等效CMOS尺寸更大、且全程开启HDR的诺基亚9。要知道诺基亚9也是有“计算摄影”的,而且是谷歌、蔡司、HMD和Light四家合作的技术产物,小米12S Ultra能够在HDR算法上胜过这款机型,其实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