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式进入对比环节前,我们先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此次的四位“参数选手”。
首先,是发布于2011年的华晶科技Leo A14。发布于2011年的它,很有可能是整个Android手机史上第一款具备伸缩式“真光学变焦”设计的机型。
可能很多朋友不知道的是,Leo A14背后的华晶科技,曾经是全球前三的数码相机代工品牌。或许正因如此,Leo A14基本上就是一台“能打电话的相机”,它不仅使用的是当时规格颇高的1400万像素CCD传感器,而且1/2.3的传感器尺寸在2011年也是堪称“大底”的规格,再加上3倍光学变焦、5倍数码变焦的能力,也使其一度被认为是Android阵营的“冷门拍照神机”之一。
第二位参数选手,则是三星Galaxy K Zoom。它发布于2014年,是当时三星方面将相机与手机进行深度整合的知名产物之一。其使用了一块2070万像素、1/2.3大底的背照式CMOS传感器,这枚传感器的规格在当年同样是行业顶级水准,甚至超过了同期自家旗舰Galaxy S5所配备的主摄传感器。
更为重要的是,Galaxy K Zoom拥有至今仍是手机行业创纪录的真·10倍伸缩式光学变焦镜头,这也使得它和它与“前代”Galaxy S4 Zoom至今在二手市场都相当有人气。
第三位参数选手,是发布于2015年的华硕Zenfone Zoom。与前面两台手机相比,它的CMOS规格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反而是有退步的,不仅像素是当时非常普遍的1300万,而且CMOS尺寸也非常小。
但Zenfone Zoom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独家采用了日本Hoya定制的“CUBE”超薄型潜望式连续光学变焦镜头组,在实现连续三倍光学变焦的同时,做到了远比前两款机型好得多的机身厚度控制。同时,它也是迄今为止最后一款基于Intel Atom平台的量产机型,因此也让我们对其ISP性能和拍照算法的表现颇感好奇。
最后一款参与此次对比评测的机型,当然就是小米12S Ultra顶配版(12GB+512GB)了。它的参数想必大家都已经很熟悉,我们也就不再赘述了。不过为了让大家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这四款机型在影像配置上的差异,我们还是将其汇总为下面这张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