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耀Magic V2评测:极致轻薄下依旧是熟悉的味道

2023-07-19 · 评测 · 原创 · 桜小路 ルナ

如果此前有看过我们三易生活对荣耀Magic 5 Pro的评测,可能还记得,荣耀方面如今在手机影像的调校思路上,似乎是有一条相当特殊的技术路线,同时也诞生了一种极具针对性的影像体验。

08.JPG

那么类似的影像设计思路,是否也体现在了Magic V2这套由5000万像素超广角+5000万像素广角(主摄)+2000万像素长焦组成的后摄模组上呢?

94.jpg

样张:火车站 ISO50 13mm f2 1/760s

95.jpg

样张:火车站 ISO50 25mm f1.9 1/2100s

96.jpg

样张:火车站 ISO50 62mm f2.4 1/750s

97.jpg

样张:火车站 ISO50 250mm f2.4 1/460s


从结果来说,的确如此。从变焦样张中可以看到,Magic V2从0.5倍的超广角端到10倍的长焦端,都可以轻易地拍出非常“清楚”的照片。而且从长焦端的EXIF信息更是不难发现,原生的长焦倍率其实仅有2.5倍,但与此同时还有着当下手机中明显算是很大的长焦端光圈。

113.jpg

取景画面截图

80.jpg

样张:暗室夜景 ISO102400 25mm f1.9 0.4s 


这表明了什么呢?简单来说,就是Magic V2是一款相当“重算法”的机型。尤其是在变焦、夜拍、人像模式等场景下,比起原生的大底、潜望式等设计,它更倾向于靠更“暴力”的多帧合成技术来实现画面的降噪和细节呈现。从结果来说,这导致Magic V2很多时候并不能做到在取景窗里实时预览到最终的成像效果,而是必须要在按下快门,并且在完成了所有的信息堆积处理后,才能看到一张效果很“神奇”的照片。

87.jpg

样张:玻璃瓶 ISO200 62mm f1.9 1/100s

106.jpg

样张:花 ISO250 24mm f2 100s


而且从Magic V2在各场景样张的参数来看,荣耀方面显然深谙“多摄融合”之道。可以看到,它会在暗光环境下使用主摄+算法来代替长焦进行2.5倍焦距成像,还会在距离被摄对象太近时自动切换到超广角(自动微距模式)。站在多数用户的角度来说,这显然会给他们带来“这手机在何种情况下都能拍清楚”的正面印象。

83.jpg

样张:灯 ISO640 25mm f1.9 1/33s

84.jpg

样张:灯 ISO1000 62mm f2.4 1/33s


当然,“重算法”也不是没有代价。除了前面讲到的成像速度偏慢、一些场景无法实时预览最终成像效果外,过于依赖算法也会导致Magic V2在处理诸如夜景灯光这样的场景时,表现出与去年大多数旗舰影像机型一样的“处理过度”问题。从样张中可以看到,它在放大的这张照片里过分压制了高光,从而使得本该耀眼的灯管看起来呈现出奇怪的质感,而且还略有点偏色。

88.jpg

样张:人像 ISO250 50mm f2.4 1/100s

90.jpg

样张:人像 ISO640 62mm f2.4 1/33s

112.jpg

样张:人像 ISO400 50mm f2.4 1/100s


好在复杂的算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起到正面的效果。特别是在进行抓拍和人像拍摄时,Magic V2可以轻易表现出可靠的对焦速度,以及观感不错的背景分离效果。

91.jpg

样张:野鸽子 ISO200 125mm f2.4 1/100s

92.jpg

样张:野鸽子 ISO160 125mm f2.4 1/100s


甚至我们还尝试了使用Magic V2的长焦端来“打鸟”,从上面的样张中可以看到,哪怕它并不算“大底”、哪怕此时实际上还套了一层两倍放大的算法,但无论是对焦速度、还是成像清晰度,确实都相当能够让人满意。


当然,可以说Magic V2的整体影像设计不够“传统”、拍出来的照片也少了些“光学”的韵味,但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会对大底、光圈、色散这些东西斤斤计较,或是觉得每一张照片都必需要体现出拍摄者本身的技巧才好。其实对于大多数消费者来说,他们的需求可能就是简单的“我没技术、但就是想拍清楚”,而荣耀Magic V2显然能够很好地满足这部分用户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