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我们进入正式的跑分环节。
首先,用CPU-Z“验明正身”。可以看到,酷睿Ultra 7-155H这次采用了6P+8E的CPU核心组合,同时还有2个额外的超低功耗核心(LPE)可用于视频播放之类的极低负载应用。因此它的总核心数量达到了16核,总线程数量则为22线程。
有意思的是,从CPU-Z获取的缓存数据来看,这两个LPE超低功耗核心在一级缓存的设计上与E核(能效核)是一样的,但它的二级缓存却是两个LPE核心共享2MB,而非E核的每四核心共享2MB。换句话说,英特尔可能是在有意增强LPE核心处理多媒体浮点任务时的能效。
当然,在这一代的酷睿Ultra里,LPE核心是位于SoC簇、而非CPU簇。所以它与其他几个核心之间的通讯延迟理论上会比较大,而且由于其频率也很低(0.7-2.5GHz),所以大家也就不要指望它能够对日常的全核满载性能带来多少加成了。可以看到,酷睿Ultra 7-155H的CPU-Z跑分多核倍率是10.70,正好符合“6P+8E”该有的水准。
对比酷睿i7-1280P可以看到,酷睿Ultra 7-155H在CPU-Z测试中的单核性能大约领先13%、多核性能则提升了33.4%。
酷睿Ultra 7-155H内存读取
酷睿Ultra 7-155H内存写入
接下来,我们使用AIDA64 7.0测试了酷睿Ultra 7-155H搭配LPDDR5X-7467内存时的带宽性能。可以看到,超高频LPDDR5确实能够带来惊人的读写带宽。
酷睿i7-1280P内存读取
酷睿i7-1280P内存写入
不过对比搭配LPDDR5-5600内存的酷睿i7-1280P,可以看到酷睿Ultra 7-155H的实测内存读取快了25.5%,实测内存写入却要慢了30% 。
酷睿Ultra 7-155H
酷睿i7-1280P
众所周知,高内存带宽对于浮点多媒体编辑程序的影响最大。比如在AIDA64的图片编辑测试中,酷睿Ultra 7-155H就比酷睿i7-1280P快了16.4%。
酷睿Ultra 7-155H
酷睿i7-1280P
在整机综合性能测试中,首先我们使用PCMARK10来测试这台搭载酷睿Ultra 7-155H的ThinkBook 14+ 2024日常性能,此时它的得分是7093分。对比前代平台,在高负载的生产力和数位内容创作性能上提升很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PCMARK的内置监控程序可以看到,酷睿Ultra 7-155H在这个过程中主频最高达到了4.3GHz,功耗峰值大约在74W。相比之下,前代的6P+8E处理器峰值功耗一般是115W上下,所以新架构很明显是更加节能的。
接下来,自然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3DMARK图形测试了。与前代28W移动处理器配备的Iris Xe核显相比,新的Arc核显底层架构从英特尔Gen12.2升级到了Gen12.7。所带来的最大变化有四点,一是制程从10nm升级到5nm;二是核心的整体规模扩大了1/3,流处理器、光栅单元数量都增加了;三是峰值频率从1450MHz上涨到2250MHz;四则是增加了8个RT Cores,支持硬件光追加速。
酷睿 7-155H 3DMARK跑分成绩
从3DMARK的跑分成绩来看,酷睿Ultra 7-155H内置的Arc核显,现在已经能够运行各种类型的光追游戏测试项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