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正如前文中提及的那样,今天这篇内容面向的就是“游戏玩家”,所以不会去考虑这类用户不太用得到的生产力特性。毕竟谁也不想自己配个电脑,结果就变成了“居家加班”的工具不是。
在这个思路下,首先就可以排除一些更偏“生产力”的平台,比如前段时间刚发布的酷睿Ultra 200S系列桌面CPU,它们相比前代游戏性能是不进反退,还有一些型号虽然多核“数框框”很爽,但超过8个的物理核心对于当前绝大多数主流游戏来说,都并不能被充分利用,除非是想要一边打游戏、一边开着直播或录播的专业用户,否则对于普通玩家而言,更贵、更多核心的桌面CPU确实意义不大。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们最终选定了AMD锐龙7 9700X和酷睿i7 14700K作为“年终奖游戏PC”的建议CPU选项。
之所以选择锐龙7 9700X,理由非常直白,因为它是一款八核、十六线程,主频足够高,而且价格合理的中高端桌面CPU。作为AMD今年最新Zen5架构的产物,它在已经很成功的锐龙7 7700X基础上性能更上一层楼,无论是8核16线程、还是高主频特性,都非常适合作为“游戏机”的核心。
而且锐龙7 9700X虽然是全新架构,但它依然可以兼容此前的X670E、X670,甚至是B650系列主板。而且在AMD“战未来”的思想指导下,这些老主板升级到了最新BIOS之后,还能进一步解锁9700X的TDP,以及优化它的核间延迟表现,这些显然都令锐龙7 9700X的整体性价比更为突出。
相比之下,酷睿i7 14700K之所以会被选中,理由就多少有那么一点点无奈。毕竟大家都知道,新的酷睿Ultra 200S系列至少到目前为止,游戏性能优化方面还存在那么一点问题。而且由于其更换了新的LGA1851插槽,也就意味着如果大家现在购买14代酷睿,未来想要再升级就必然只能连CPU和主板一起换掉,必然会增加额外的开销。
但即便如此,一方面酷睿i7 14700K自身的超高主频确实令它客观上有着不错的游戏性能口碑。另一方面,也正是因为没有了后续升级的“期望”,所以与其对应的Z790、乃至Z690系列主板的价格,如今倒是相当亲民。所以大家如果就是打算买一套游戏配置,并且几年都不再折腾,那么14代酷睿得i7 14700K倒也确实不是不能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