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问题就来了,站在拍照爱好者的角度来说,小米15 Ultra的这些变化到底“值不值”呢?
总体而言,我们认为是很值得的。一方面,这确实也体现在2亿像素带来的望远清晰度显著提升上。
另一方面,得益于新的超低反射镜片,小米15 Ultra在夜间城市光源的场景下,镜片内部的反光、炫光等情况相比前代都有了突飞猛进式的改进。
再加上新的长焦有了更大的底,所以即便是在夜间“望远”,现在也有了相当高的实用性。
JN5超广角的广度不如IMX858,但是无论是白天还是晚上,对比度和细节都要更胜一筹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刚刚不是讲到小米15 Ultra的超广角缩水了吗?的确,小米15 Ultra的超广角视场没有过去“宽”,CMOS尺寸也小了一点点,但需要注意的是,三星JN5这款CMOS在架构层面要远比此前的IMX858先进。
因为从“血缘关系”的角度来看,JN5基本就是三星HP2的衍生品,它拥有与HP2同款的D-VTG(双垂直传输门)结构。这就使得它的满井容要远远大于同尺寸、甚至尺寸大很多CMOS,技术代次上自然要远胜过基于IMX989进行“等比缩小”的IMX858。
因此从样张中就可以看到,无论白天还是夜间,小米15 Ultra的这颗JN5超广角在细节和对比度上,都要胜过小米14 Ultra的表现。
而且小米此前两代超大杯之所以会在全部的“副摄”上使用IMX858,是因为当时索尼方面宣称,IMX858就是专门作为“1英寸主摄”的搭档而生,它们之间具有很好的白平衡一致性。但这也就意味着,当小米15 Ultra把超广角和超长焦全部换成三星方案之后,它的多摄一致性需要重新进行调校。
从结果来说,小米并没有在这里“掉坑”,小米15 Ultra多枚后摄的色彩一致性足够应对创作性拍摄。换句话说,至少在算法层面,小米15 Ultra绝对是有认真投入的,并且新的CMOS方案在大多数情况下带来的,也确实是显著的画面色彩和信息量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