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面向消费级的产品,此次活动中英特尔还展示了全新的、最高可达288核心至强处理器的一些技术细节。
其实说到288核心至强,可能有些朋友首先会想到的,是此前代号为“Sierra Forest-AP”的第六代至强中、最高端的6900E产品线。但查询公开信息就会发现,至强6 6900E系列实际上从未在公开市场发售,因为它采取了定制的方式销售,也就是说只有少数大型企业才有能力与英特尔合作部署这一处理器。而“一般企业用户”能够买到的,仅有最多144核心的“Sierra Forest-SP”、即至强6 6700E家族。
在这样的背景下,能够真正向广泛用户提供最高288核心的Clearwater Forest,也就是此次亮相的“至强6+”处理器,自然就有理由得到更多的期待。
那么至强6+有什么过人之处呢?简单来说,它使用了与Panther Lake相同的Darkmont E核架构,但用上了非常大胆的模组化封装技术。其CPU一共包含12颗Compute Tile,每个Tile内部为6个CPU模组,每个模组包含四颗Drakmont核心。同时这12颗Compute Tile通过前面讲到的Foveros Direct 3D封装“叠放”在三组Active Base Tile上,从而获得576MB的巨大垂直L3缓存。
除此之外,至强6+还具备12通道DDR5 8000MT/s控制器、288MB的内部L2缓存,以及多达96条的PCIe 5.0通道。
根据英特尔方面透露的信息,对比目前能够买到的至强6700E系列,至强6+带来了17%的IPC提升、5倍的L3缓存容量、1.8倍的内存带宽,以及100%的核心数量增加。
那么对于企业用户来说这些意味着什么呢?英特尔方面举了个例子,如果一家企业至今仍在使用第二代可扩展至强,那么升级到至强6+方案后,他们的服务器机架数量将可以减少到原来的1/8、节约71%的机房空间、获得每瓦3.5倍的性能提升,同时减少大约750kW的能源消耗。很显然,对于本就属于高能耗行业的云计算、通讯核心网等场景来说,至强6+处理器的出现将有望带来更加绿色、对企业来说也更省钱的运营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