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发现,自iOS 14以来苹果就越来越明显地开始给iPhone的界面进行“个性化”改造。从最初允许桌面图标与小部件任意混排,到如今通过全新的锁屏+专注模式,进一步释放用户的个性化需求,iOS已经很明显地在界面上摆脱了过去强势的“唯一解”形象,开始越来越多地将自由还给用户。
为什么苹果会这么做?说白了,背后的逻辑其实可能很简单。因为iPhone现在卖得越来越好、市占率越来越高,这也就意味着iPhone的用户已经变得更加多元化。在这些选择了iPhone的消费者中,一部分固然可能“信仰”苹果的原生设计美学,但同样也会有更多来自Android阵营的用户,希望在他们的iPhone上体验到与自己过去习惯类似的界面个性化体验。
或许正因如此,iOS 16一方面进一步开放了界面定制编辑的自由度,另一方面也继续打磨各种人性化的功能细节体验。前者是为了让来自Android的用户觉得“iOS没有那么封闭”,而后者则更多地是在展现苹果真正的、基于自研软硬件体系的“内功”。
毕竟别的不说,能够给6年前的老机型(iPhone 7)还在提供系统更新, 可以将越来越多的、无需联网的真正“手机AI应用”变为切实好用的功能,仅仅是这两点就值得其他竞争对手琢磨好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