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6系列影像测试:生产力拉满、重新定义标杆

2024-10-11 · 评测 · 原创 · 桜小路 ルナ

接下来,我们来讲讲可能很多朋友会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那就是关于iPhone 16系列此次新增的“拍照控制”键,以及它到底能带来什么使用体验上的改变。

iPhone 16系列影像测试:生产力拉满,重新定义标杆

有看过《0.001mm的完美,是iPhone 16系列难以被模仿的底气》这篇文章的朋友可能还记得,我们此前参观过iPhone 16系列这次在立讯精密的生产线,也具体解析了“拍照控制”键那极其复杂的内部结构。

iPhone 16系列影像测试:生产力拉满,重新定义标杆

具体来说,无论iPhone 16 Pro Max、还是iPhone 16 Plus、或者是iPhone 16系列的其他型号,它们的“拍照控制”键都采用了相同的设计,即由电容触摸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物理微动按键、震动反馈单元,以及独立处理芯片共同组成的一个足足9层、加工精度高达0.001mm的复杂结构。

iPhone 16系列影像测试:生产力拉满,重新定义标杆

与行业中其他一些可能“看起来类似”的设计相比,iPhone 16系列“拍照控制”键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凭借着至少三重(压力、触摸、实体按键)传感器的叠加,实现了比其他机型更为多样的操作模式。它不止具备“长按”、“短按”、“快速双击”、“滑动”等基本操作模式,还支持诸如“先轻按再重按”这种其他方案做不到的控制功能。而且根据苹果方面此前透露的信息,未来在系统更新后,“相机控制”还会增加轻按锁定白平衡,以及两段式快门反馈等更多功能。

iPhone 16系列影像测试:生产力拉满,重新定义标杆

而且因为iPhone 16系列“拍照控制”键本身就有独立的震动反馈单元,所以不管是滑动变焦、双击切换模式,还是在选择设置时,都会有非常“清脆有力”、一格格的反馈感。这就使得在iPhone 16系列上精确进行变焦变得非常容易,而且说实在的,仅凭这个震动反馈所能够提供的精度,苹果这次的“拍照控制”键设计,就足以击败许多形似而神不似的竞争对手了。

iPhone 16系列影像测试:生产力拉满,重新定义标杆

那么“拍照控制”键在具体使用上,又是否存在短板呢?其实也是有的,而且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它在机身上的位置距离机身底部确实比较远。所以如果是想要横屏拍摄,并将“拍照控制”键作为变焦拨杆和快门来使用的话,就会发现此时我们的手指不能“框”在机身尾部,而是必须要以一个略微别扭的方式去握持才行。

iPhone 16系列影像测试:生产力拉满,重新定义标杆

为什么会这样呢?根据苹果方面的说法,这其实是因为iPhone的产品定位毕竟还不是那种纯粹、专业的“相机”,所以也得考虑到如今大众用户对于竖屏VLOG等拍摄场景的需求。而将“拍照控制”键在一定程度上远离机身底部,就是为了提升竖屏拍摄时的可用性而做出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