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6系列影像测试:生产力拉满、重新定义标杆

2024-10-11 · 评测 · 原创 · 桜小路 ルナ

接下来我们还是用实拍样张,来对比和分析iPhone 16 Pro Max和iPhone 16 Plus的成像特点,以及各自的拍摄体验。

iPhone 16系列影像测试:生产力拉满,重新定义标杆

iPhone 16 Pro Max 13mm ISO40 f2.2 1/102s

iPhone 16系列影像测试:生产力拉满,重新定义标杆

iPhone 16 Plus 13mm ISO40 f2.2 1/99s


首先是基础的变焦测试,我们先一个焦段一个焦段地来看。在超广角部分,虽然理论上来说,如今iPhone 16 Plus的硬件素质其实已经与前代的“超大杯”、也就是iPhone 15 Pro Max的超广角一样,但是因为iPhone 16 Pro Max换用了新的4800万超广角方案,所以两者之间虽然焦距、光圈都相同,但还是可以看出在色彩风格上出现了微妙的差异。其中iPhone 16 Pro Max的超广角要更偏“暖”一点,而iPhone 16 Plus则相对偏冷。

iPhone 16系列影像测试:生产力拉满,重新定义标杆

左16 Pro Max、右16 Plus


不过放大画面可以看到,在默认情况下,iPhone 16 Pro Max的超广角还是会以1200万像素进行成像。而且在这种模式下,这两款机型并不会有明显超广角解析力上的差异,毕竟此时它们理论上的进光量和感光面积都完全一致。

iPhone 16系列影像测试:生产力拉满,重新定义标杆

iPhone 16 Pro Max 24mm ISO64 f1.78 1/261s

iPhone 16系列影像测试:生产力拉满,重新定义标杆

iPhone 16 Plus 26mm ISO32 f1.6 1/159s


接下来,我们切换到广角主摄部分。可以看到,两者在广角部分的画面差异更小,但还是能看出iPhone 16 Pro Max的发色要稍微“重”一点点。而且因为镜头的焦距不同,所以iPhone 16 Pro Max的广角视场会比iPhone 16 Plus更大。

iPhone 16系列影像测试:生产力拉满,重新定义标杆

左16 Pro Max,右16 Plus


更有意思的是,放大画面大家就会看到在这个场景中,iPhone 16 Plus的远景部分解析力甚至要比iPhone 16 Pro Max要好一点,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两者主摄策略的不同。可以看到,iPhone 16 Pro Max在这个场景中明显使用了更快的自动快门,同时还拉高了ISO来确保感光度,但这样做都会造成实际解析力的下降。


我们推测,这可能与“超大杯”更大的CMOS面积使得光学防抖的难度变大有一定关系。反之,主摄CMOS较小的iPhone 16 Plus因此可以使用更长的曝光时间和更低的ISO,反而取得了这个场景中的一定优势。

iPhone 16系列影像测试:生产力拉满,重新定义标杆

iPhone 16 Pro Max 48mm ISO50 f1.78 1/151s

iPhone 16系列影像测试:生产力拉满,重新定义标杆

iPhone 16 Plus 52mm ISO40 f1.6 1/121s


接下来将焦距都推到2倍焦段。由于iPhone 16 Pro Max和iPhone 16 Plus的2倍变焦都是通过传感器裁切和算法融合来实现,所以前面的结论在这个场景中很容易就复现了。此时iPhone 16 Plus再一次取得了领先,更低的ISO和更慢的快门速度显然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iPhone 16系列影像测试:生产力拉满,重新定义标杆

iPhone 16 Pro Max 120mm ISO200 f2.8 1/99s

iPhone 16系列影像测试:生产力拉满,重新定义标杆

左侧16 Pro Max 5倍长焦,右侧为16 Plus 2倍照片放大2.5倍


当然,iPhone 16 Pro Max拥有独立的、带有3D防抖的5倍潜望式长焦。所以只要进一步拉远焦距,“超大杯”还是找回了显著的画质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