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里,可能有的朋友会觉得,ROG掌机X的优势很大程度上就因为它是ROG推出的第二款PC掌机,所以相比于其他家的那些“处女作”,自然会有一些针对性的改进设计,体验上也就更加成熟。
但问题就在于,纵观市场大家其实不难发现,早在ROG进入PC掌机这个领域之前,这一细分市场其实就已经有好几个品牌“先行”。其中,甚至不乏一些从8代酷睿、4000系锐龙就开始专注“超小型PC”或“类掌机产品”的厂商。
掌机的按键做工、机身材质往往会被一些厂商忽视
但是结果呢?结果就是好些品牌直到如今,产品外观上依然充满“致敬”的痕迹,做工之差更是常常被消费者吐槽,说好的功能改进往往最终难以落实,甚至包括它们的性能调控软件,许多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稍微美观易用的界面。
所以ROG的优势真的仅仅只是因为他们“来得早”吗?说实在的,我们并不这样认为。比如在将ROG掌机X和初代的ROG掌机放在一起比较,大家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出二代产品针对握持重心,以及肩键和背键的触发面积都进行了较大调整。
与此同时,ROG掌机X还大胆取消了前代的XG Station私有接口,增加了一个USB4接口。站在ROG的角度来说,这意味着它们放弃了在掌机上推销自家的显卡坞,同时带来了更高的日常实用性。
当然,也不能忘记ROG掌机X还将内部的SSD接口规格,从前代的2230升级为标准2280尺寸。这一方面意味着它现在可以由用户自行更换更快、同时性价比更高的主流旗舰SSD。另一方面,ROG方面甚至在BIOS里提供了基于云端的“一键自动恢复系统”功能,避免了PC掌机更换SSD之后,用户不得不靠自行外接U盘、键鼠(甚至大概率还要用到USB Hub),在小屏幕上重装系统、驱动和软件的繁琐操作。
所以这意味着什么呢?说白了,除了ROG确实重视前代产品的用户反馈之外,更重要的是作为目前行业顶流的“头部大厂”,ROG有在将这些反馈落实到新品上,在改款版本上就进行大量重新设计的魄力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