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雪藏”半年到低调发布,聊聊玄戒T1的体验与意义

2025-06-30 · 评测 · 原创 · 桜小路 ルナ

众所周知,对于如今的智能手表行业来说,在售的产品基本可以被划分为两个大类,即高性能、全功能的“全智能手表”,以及主打省电、软件扩展性没那么强的“轻智能手表”。

从“雪藏”半年到低调发育,聊聊玄戒T1的体验与意义

其中,常见“全智能手表”所采用的主控方案多半具备4nm、甚至3nm制程,有着至少1GHz以上主频、双核以上规格的CPU组件,并带有全功能的3D GPU。这些使得它们可以运行复杂的腕上应用、驱动华丽的3D渲染表盘。缺点就是续航往往相当拙计,通常来说也就2-3天,极限也到不了一周。

从“雪藏”半年到低调发育,聊聊玄戒T1的体验与意义

(高端)轻智能手表里常见的恒玄BES2700BP方案性能参数


相比之下,“轻智能手表”的低功耗主控方案选择更多。但这些芯片的共同特点,就是它们往往在架构、制程、主频、核心数量上,都要远远落后于全智能手表的SoC。比如,其中有不少产品都是基于22nm制程打造、配备单核CPU、2.5D GPU,频率往往仅200MHz左右。当然,如此低的性能确实也带来了惊人的低功耗,从而使得轻智能手表动辄可以续航两周、甚至更长时间。

从“雪藏”半年到低调发育,聊聊玄戒T1的体验与意义

当年小米的第一款智能手表,就吃了“全智能”主控太耗电的亏


发现什么了吗?没错,以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全智能手表”和“轻智能手表”之间的芯片算力差异、技术区别,未免有点太大了。而也就意味着对于小米这种想要在智能手表上做“生态互融”的厂商来说,传统轻智能手表的主控,规格其实大概率是“不够用”的,但要用全智能方案吧,其实小米已经吃过续航的亏了,自然也不愿“重蹈覆辙”。

从“雪藏”半年到低调发育,聊聊玄戒T1的体验与意义

小米Watch S1 Pro,Watch S系列智能手表中至今唯一的“Pro”后缀产品


正因如此,当小米在2022年发布Watch S1 Pro的时候,它的一大卖点就是首发了恒玄旗下的12nm“4核心”高性能主控方案,具有比一般轻智能手表更高的算力水平。

从“雪藏”半年到低调发育,聊聊玄戒T1的体验与意义

我们查阅恒玄方面的技术资料时发现,这个“四核心”的说法其实是有点水分的。因为它并不是真正的对称式四核CPU,而大概率指的是在BES2700BP这颗芯片里,拥有Cortex-M55主CPU、HiFi 4 DSP、Sensor Hub健康协处理器,以及2.5D GPU这四个计算功能单元。


但不管怎么说,至少直到2025年的现在,小米Watch S1 Pro里的这颗恒玄BES2700BP,论制程和算力水平,在“轻智能手表主控”里,都依然能排到第一梯队。

从“雪藏”半年到低调发育,聊聊玄戒T1的体验与意义

有了前面这些,再回过头来看小米Watch S4 eSIM 15周年纪念版里的玄戒T1,就能将其看得比较清楚了。


根据目前小米官方公布,以及网络上拆解分析得到的一些结果显示,玄戒T1基于12nm制程打造,其CPU架构未知、但具备500MHz主频,同时集成自研的4G基带,还加入了一套轻智能手表主控里极为少见,但在全智能手表SoC方案里几乎都有的独立视频解码单元。


于是,论制程水平的话,玄戒T1可以说是“轻智能手表主控”里的第一梯队,它与那帮4nm、3nm的全智能手表SoC还有较大差距。

从“雪藏”半年到低调发育,聊聊玄戒T1的体验与意义

论算力性能,玄戒T1的CPU主频高于我们所知的绝大多数轻智能手表主控。而且以小米的风格,我们怀疑它大概率使用了Cortex-M系列架构,但也不排除他们已经上手自研RISC-V低功耗方案的可能性。


论实际功能,玄戒T1的集成基带和视频解码单元,令它在通讯能力和与手机的互联体验上,远超几乎所有的轻智能手表方案。几乎所有使用过玄戒T1方案智能手表的用户都知道,在这些手表上打开eSIM功能后,反而可以提高手表的流畅度表现(我们怀疑可能是因为启用基带后,CPU的日常调度会更积极)。


而集成的视频解码单元,也使得小米Watch S4 eSIM 15周年纪念版成为了目前可能是唯一支持可视遥控手机进行拍照的轻智能手表。要知道在此之前,有这个功能的智能手表无一例外都是“全智能”型号。